宁夏长城丝路之墩台的作用考析

来源:李进兴    时间:2023-10-08

  宁夏是著名边塞地区,长城、城寨、堡墩林立,俗以长城博物馆”相称。境内有很多墩塘,学界都单纯地认为是烽火台,或为烽燧,其作用主要是长城边塞附近或通向郡城、卫所、戍堡的传递信息组成部分,但也具有边防防御和守卫的作用,还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路标,它也类似于“灯塔”的作用,具有给商旅、驼队指向的作用。此选一些“墩塘”的典型案例,进行阐述考析,并与专家学者商讨。

  一、墩台概述

  墩台,也称烽火台、烟墩、烽燧、斥候、狼烟台、传烽台、敌台等,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建筑,便于瞭望、观察敌情和传递信号的军事堡垒。《方舆汇编•职方典》《兰州志》等称谓“墩台”,而《固原州志》称谓“墩塘”。塘即灶炕、烟灶、堤防之意。如《万历固原州志》均有“墩塘”的记载:

  海喇都堡,楚藩牧地,土城,周围四里三分,高阔各三丈四尺。成化四年,巡抚公马文升建,七年,兵备杨勉增筑,仓场全设,属堡一十有七,墩塘三十六座。在州西北一百七十里。

  下马关堡,庆藩牧地。城内土外砖,周围五里七分,高阔各三丈五尺,嘉靖五年,总制王公宪奏筑。先设守备,兵寡力弱,不足防堵。万历二十二年,题改参将,增募军丁,仓场备设。辖墩塘一十四座。在州北三百里。密迩河套,每秋防,总兵移师驻焉。

  红古城堡,土城。周四里三分,高阔各三丈。弘治十七年,总制秦公纮建。嘉靖五年,总制王公宪增筑外关,城高阔如内,仓场全设。辖墩塘一十四座。在州北二百二十里。

  (一) 墩台建造时间

  墩台,是随着长城的建造而建造,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至明代末年,前后共修筑2000年。战国时期的《墨子》一书有“与城上烽燧相望”的记载。唐代李白游历金陵谢安墩时所作的《登金陵城西北谢安墩》诗:“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二) 墩台的地理位置

  墩台,一般建在长城沿线和关的附近,以及城堡周围,均根据需要修筑。有的建在长城墙上,有的修筑在高山险要之处,有的建在平地较高的地段,有的修在交通要道等处。与各种城、关、隘口、敌台、堡子、城墙共同组成一个完成的防御体系。

  (三) 墩台种类与区别

  墩台和烽燧,很多专家学者互称,但严格意义上讲,是有区别的。

  1. 墩台,是指瞭望、观察、传递敌情信息的建筑物。墩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称呼也有所不同,一般有边墩、敌台、传烽台等称呼。

  2. 烽火台,则是在墩台上或者是墩台外50米处设置的施烟灶和薪堆,一般设有施烟灶1~7个不等,薪堆一般有16堆积薪,南北排列成四组,每组四堆,堆距20米,东西组距14米,为一方阵形。是根据来敌人数来施放烟、火数。传烽台,则是敌台到郡府之间传递敌情信息的墩台,每个墩台相距2里。

  3. 烽燧,则是指点燃的狼烟,分指烟焰和火光,白天燃烟为号,称“烽”,夜间燃火为号,称为“燧”。《墨子•号令》:“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

  4. 敌台,在城墙或冲要处的建筑,用来防御或眺望敌人的墩台。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下:“相去约有三里,周围水绕数重,拆取民舍板片沿墙起盖敌台。”清魏源《城守篇•守备上》:“城之外则敌台,宜备堞垣,宜备牛马墙,宜备喑门。”

  按照所处地理位置和担负的传烽责任的不同,修筑在长城沿线高地上的为塞烽、边墩等;修筑在长城内地交通要道、山川谷口上的为警烽、传烽,多称为大路墩、火路墩、腹里墩或联墩。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称呼不尽相同。

  二、墩台的作用

  墩台,一般认为仅是传递敌情信息的作用,其实还有戍守镇守、探敌情传信息和里程路标、查验行人等四种功能和作用。

  (一) 探敌情传递信息

  墩台,也称之为“哨烽墩”“传烽墩”等名称,是古代探望、传递敌情的墩堡。墩台是以发现情况、处置情况、上报情况为基本任务。早期墩台传递情报,主要是将柴火、狼粪、牛粪和马粪放入烟皂(即烟灶)中点燃,白天燃烟,夜间放火。明朝政府规定:“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同时还用黄旗、梆、铃用于报警、传递信号和号令军士。

  随着火统、火炮的发明并使用于战争,也用于墩台传递敌人入侵的信息。如明朝宣德年间,在墩台上除用狼烟传递敌情外,又配备了烽统、烽炮来传送敌情信息。“神铳,国家所重,在边墩堡,量给以壮军威,勿轻给。”烽统、烽炮可发出火光、烟雾和强烈的爆炸声,既保证了军情传递的准确性,又加快了传递的速度。明廷对入侵敌人的数量,精准传递信息作了严格的规定:

  成化二年,令边堠举放烽炮,若有虏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传报得宜,致剋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

  (二) 防敌侵守御哨所

  首先墩台是沿长城边上所设的哨所,就像今天军队在边境上所设的“哨所”一样,主要负责边防的防卫、防务,保证国家安全,领土不受侵害,还有防止和打击非法出入境等任务。长城边墩台的建筑距离、密度、面积大小都有一定的规定。据文献资料记载,长城“每二里筑立墩台一座,每座四面,根脚各阔三丈,高三丈,对角做悬楼二座,长阔各六尺,空内挑壕堑,阔一丈五尺深一丈”。如明代《固原静兰图》中,就有密集的墩台从右向左依次排列在长城边上:曹千户墩、乡右沟墩、新石嘴墩、旧石嘴墩、二铺墩寇璐、中空墩寇璐、头铺墩、天生圈墩、上马坊墩、大打狼墩、上毛家庄墩等,而且是三道墩的防线,可谓层层防御。其次,墩台也是设在郡城、堡寨(卫所)的周围,具有拱卫守御的作用。如海原县境内西安州千户所管辖墩塘二十一座;红古城堡管辖墩台一十四座;镇戎所(今李旺镇李旺堡)管辖墩台一十九座;县城所在地之海喇都堡管辖属堡一十有七、墩塘三十六座等,这在《万历固原州志》具有记载,不再赘述。

  海原县城、西安州、镇戎及平虏等四个千户所,就由东而西并列在长城的南侧,堡寨、墩台林立。今遗留下的遗址甚多,为一景观。据《乾隆盐茶厅志》载:“长城在西安所北七十里,建筑莫考,基址略存。”从长城向西安州千户所延伸,步步为营,设有墩台。依次有红尖山墩、尖山墩、烂泥沟墩、锦鸡儿墩、牌楼山墩、黄羊坪墩、平房墩等。在海原县石峡口稍北有一个墩台叫“红尖山墩”,就有一户姓马的世代驻守这个墩台里,堂号“红山墩马家”,是地道的海原驻守长城墩台的军户。清代军户已不复存在,这户军户后搬迁至清水河东岸的王家团庄,今同心县管辖。

  (三) 防歧途里程路标

  墩台、烽火台很多设在路旁或者是路旁的高山上,也是古代标记里程的土堆或土墩,亦作“堠”。清代《康熙字典》对“堠”释为:堠,土堡也。又封土为坛,以记里也。五里单堠,十里双堠。”堠”类似今天公路上常见的路标,一是记录里程;二是指示方向。“堠”的建造工艺虽然简单,但为古人出行时记录里程、辨别方向、防止误入歧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地图上标注的路墩

  在民国地图和现在地图上,仍然标注有“十五里墩”“双墩庄”及“十五里墩”。这些都是丝绸之路通往河西走廊节点上的路标,具有传递信息、路标里程的作用。

  2. 丝路古道上的路墩

  在丝绸之路、交通干线的重要城堡附近均有“五里墩”和“双墩”等路程标志性的墩台。

  汉唐时,这条道路是长安至凉州(今甘肃武威)的东段北道,具体走向是从原州(今固原市)沿蔚如水(今清水河)北进至海原县境。进入海原县境,有三条大道:

  萧关道,即原州向北沿蔚如水北进至三营,再至海原县三河、七营、李旺、高崖出海原县境折向西北渡黄河九渡至中卫,再进入河西走廊。

  没烟峡道,从原州沿蔚如水北进,至海原县三河镇后,进入没烟峡河谷至郑旗堡、贾塘再至海原县城、西安州、干盐池至会宁州(靖远县)、景泰县,再至河西走廊到西域。

  石门关道,即从石门关(今须弥山谷口)继续向西北进入今海原县境李俊河谷、红羊、树台、西安州至干盐池至会宁州,从乌兰渡过黄河至河西地区。在会宁关有渡船50只,每日可渡千人以上,往来行旅之多可窥一斑。

  从固原向北,均有通车马道可以通向内地,也可以通向长城、塞外等,历代均设有驿站。如在宋夏时期,以镇戎军(固原市)为中心的交通干线有:

  (1) 原、灵路。由镇戎军向北,沿清水河,经平夏城(今原州区黄铎堡镇)、通峡寨(今海原县三河镇)、通远寨、胜羌寨(今李旺镇李旺村)、萧关(今高崖乡草场村)、临川堡,再经今同心县、中宁县等地,然后由鸣沙向东北越黛黛岭(今牛首山)至灵州。

  (2) 东至原州路。由镇戎军向东,经东山寨(今古城乡)、彭阳城、平安寨(今彭阳县城阳乡),至原州。

  (3) 东南至渭州路。由镇戎军向南,经瓦亭、安国镇,再至渭州(今甘肃平凉)。由瓦亭向西,经六盘关寨、德顺军(今隆德县)、神林寨、静边寨(今甘肃静宁),向南,可抵秦州(天水)。

  (4) 西至会州路。由镇戎军向西越六盘山,过怀远城、德胜寨(今西吉县将台堡),折向北至宁安寨,再西经通安寨、会川城,再西北至会州。

  以天都山(今海原县南华山、西华山)为中心形成的交通干线:

  (1) 西南至会州(今甘肃省靖远县)、兰州。由天都山向西,经西安州、通会堡、会州可直达兰州。

  (2) 天都山向北,经萧关(今海原县石峡口),可北入鸣沙、灵州。

  (3) 经萧关向东北,可至韦州、靖远军(今盐池县萌城与甘肃省环县交界处附近)等地。

  (4) 由天都山向西南,经宁安寨、得胜寨(今西吉县将台堡)、静边寨(今甘肃省静宁县)可达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

  (5) 东南经临羌寨、平夏城可至镇戎军(今固原市)。

  宋夏时期,宁夏境内的驿道有:

  (1) 国信驿路。这条驿道宋初即有,但后来大部被西夏占据。由于宋朝在保安军设有榷场作夏宋商业贸易之地,所幸这条驿道一直在使用。

  (2) 夏、绥驿道。宋对西夏的“岁赐”物资,西夏给宋的“贡奉”物资,都源源不断地从这条驿道上运输。

  (3) 通辽驿道。

  (4) 镇戎军至西安州驿道。

  (5) 由环州经韦州至灵州的急递铺。

  从比较大一点的城镇,通向重要城镇、长城、丝路及驿站上,均设有里程标志性的墩台。如:“海喇都城”去长城通道上,就有“五里墩”“双墩”;还如“豫旺城”通向固原卫、长城及塞外,同样也有“五里墩”“十里墩”等。

  3. 驿站店铺食宿之墩

  墩台均设在通往长城各墩台的交通要道上,具有驿递、食宿和店铺的作用。故墩台以“铺”做命名。如“头铺墩”“二铺墩”等。这和城市通往另外一个城市的道路上就设有“十里铺”“二十里铺”“三十里铺”是一个道理。这些都是给驻守墩台士兵和家属设置传送给养物资、驿递公文、信件以及官兵巡查长城、边防设置的驿站和店铺。还有一些守墩兵丁及家属为了生存,在靠近古道路边、驿站的墩台经营店铺,给商客提供食宿。故“铺墩”之命名与“店铺、驿站”均有关。

  综上所述,墩台的作用不仅有燃烧烟火,传递敌情信息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防止敌人入侵,保卫边防,同时还有防止反叛之人出逃,并为商旅提供路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清)朱亨衍:《盐茶厅志备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版。

  (作者单位:海原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摘自:《宁夏文史》2022年第3期  总第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