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宁夏的移民与民族融合( 鲁人勇)

来源:宁夏文史馆    时间:

  纵观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宁夏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移民开发、民族融合史。秦至西汉,内地移民开发新秦中,又有对降附匈奴族的安置。东汉大批羌族进入。魏晋南北朝鲜卑族、汉族大量移入,形成内地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开发、互相融合的局面。

  秦汉之际的移民与“新秦中”开发

  战国晚期,宁夏除南端陇山、东部盐池县属秦国外,其余都属匈奴领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遗蒙恬北逐匈奴,然后移民实边。汉武帝时,又遣卫青收复河套地区,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移民。

  一、秦代移民“新秦中”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将兵30万击匈奴,夺取河套黄河以南地区,当时的各种史籍称“河南地”[1],包括今鄂尔多斯草原及宁夏中部、北部。第二年,蒙恬又在这一带的黄河内侧筑34(一作44)座县城,并修筑要塞据守[2]。宁夏平原的第一个县——富平县即设于此时。此外,还在吴忠市西南、陶乐镇南分别筑神泉障、塞外浑怀障两个要塞,随即“徙关东贫民”到“所夺匈奴河南新秦中以实之”[3]。这种移民方式叫“移民实边”:新取的边疆,原来的游牧民族北退,不能让它成为真空,所以迁内地汉人中的贫民到这里定居。秦代还有一种移民方式,就是把犯轻罪的犯人流放到这一带。秦始皇三十三年,“徙谪,实之初县”,三十五年又“发谪徙戍”。这里的“初县”,就是秦新置的县。当时管辖宁夏平原的富平县亦在其中。三十六年,又向这一带移民三万家[4]。

  秦代的这两种移民,究竟移到宁夏多少户,无史料可考。从已掌握的史料看,这是宁夏历史上首批内地移民。

  二、西汉的安定属国与匈奴移民

  首批内地移民来到七八年后,秦朝即灭亡。楚汉之争时,匈奴楼烦王、白羊王两部趁机渡河南下,进入“河南地”。公元前127-121年间,汉武帝先后派卫青、霍去病数次击匈奴,匈奴势力退至阴山以北。公元前121年,“乃分徙匈奴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5]。就是把降附而且愿意内迁的匈奴族安置在沿边五郡,不改变他们原来部族内的管理制度和生活习惯,军事上由朝廷派都尉管理。这项首创的民族政策,实际是一种高度的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华民族的融合进程中有重大意义。这时的“五属国”分别在陇西郡、北地郡、上郡、朔方郡、云中郡。其中北地郡治马岭(今甘肃省庆阳市庆阳县北马岭镇),辖有今宁夏全境。北地属国设在三水县(治今同心县下马关乡红城水村)。八年之后,即公元前114年,从北地郡析置安定郡,将三水县划归新郡。因此,两汉史籍都称其为“安定属国”。这些匈奴族是哪一部?《史记》、《汉书》没有说。按当时形势分析,应属卫青最初击败的南匈奴,即居住于河套以南的楼烦王、白羊王部。但《后汉书·张奂传》记载,张奂任三水属国都尉,向朝廷推荐的安定属国新单于是“左谷蠡王”。匈奴大单于之下,有左贤王、右贤王、左谷蠡王、右谷蠡王。因此,这里安置的匈奴族不只一部,但以左谷蠡王部为主。他们相对集中驻牧,一直保持到东汉后期。从《后汉书》可以查到,东汉曾任三水属国都尉者超过十人,他们大多是贪官。《后汉书·张奂传》记载,此前八任,都喜财货。张奂上任,诸部族照惯例送来很多金子、良马。张奂拒收说:“使金多如粟,不入我怀;马多如羊,不入我厩。”诸部喜不自胜,与周边汉族和睦相处,停止侵扰。

  三、元狩三年安置的内地灾民

  据《史记·平准书》记载,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山东遭水灾,朝廷将灾民七十余万口安置到新秦中,其中也包括今天的宁夏地区。对这次移民,朝廷采取了几项重大措施:第一,移民的途中饮食、随带物品运输,都由朝廷解决;第二,到安置地后的衣、食和住房,全部取之国库,由朝廷解决;第三,供应农具、种子,以扶持移民进行农业开发;第四,鼓励并扶助移民发展畜牧业尤其是牧马,朝廷贷给繁殖用的母马,“什息其一”,即繁殖到十匹,连本带息偿还朝廷两匹壮马。

  四、军事屯垦

  随后,汉武帝又下令往“河南”地区“斥塞卒六十万戍田之,中国缮道馈粮,远者三千,近者千余里,皆仰给大司农”[6]。“戍田”就是军事屯垦。屯垦的士兵长期居住,实际也是一种移民形式。为实施这些政策,西汉朝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于是县官大空”。但取得的效果更佳。新的移民安置区“河南”,由于农牧业发达,百姓致富,被誉为“新秦中”。在秦代,本来富庶的陕西关中地区叫秦中;移民区富了,所以叫新秦中;内地的新富、暴发户,也叫“新秦”。对新秦中的范围,古代史家解释为“在朔方南、长安北”,“在北地,广六七百里”[7]。西汉的朔方郡在今内蒙杭锦旗;北地郡包括宁夏全境。因此,宁夏全境当时都属新秦中的范围。实行移民开发后,新秦中人口大增,司马迁在《史记》中形容为“冠盖相望”。据统计,西汉时宁夏全境人口总数已达10万。人口多了,就要增设郡县。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决定将宁夏所在的北地郡一分为二,增设安定郡治高平城(今固原市) 。北地郡原来在宁夏平原只有富平、灵洲两个县。这时又增设了灵武县、廉县。沿黄河两岸形成了南典农城、上河城、北典农城及4个县城、2个军事要塞组成的城市群落。

  五、东汉时羌族的移入及两郡内徙

  东汉时期的宁夏移民,移出的多是汉族,移入的以羌族为主。

  羌族原称西羌,居住青藏高原,东汉初期东进至今甘肃省中部。到东汉中期,因中原朝廷派兵征剿累战累败,大批羌族进入宁夏全境,其滇零部首邻甚至在灵州丁奚城自称天子。位于今吴忠市西的北地郡(辖宁夏北部)、今甘肃省镇原县的安定郡(辖宁夏南部) 危在旦夕。朝廷不得不于永初五年(111年)将两郡南徙关中。“百姓不乐去旧,遂乃刈其禾稼,发彻室屋”,强行迁赶。沿途都是旱蝗灾区,被迁的百姓惨不忍睹,连饿带冻,“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或弃捐老弱,或为人仆妾,丧其大半”。永建四年(129年),对羌战争取得胜利,又将所迁百姓“各归旧县”。但好景不长,永和六年(141年),北地郡兵被羌族打败,两郡再度南迁。因吸取前次的教训,这次南迁的是郡县衙门、官吏、富户,一般百姓很少。

  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等族的迁入

  魏晋十六国时期,中原战乱不休,政权更迭频繁。宁夏除南部山区少数地方外,其余各地都是少数民族驻牧之地,中原朝廷无暇顾及。所以,这200多年的移民,都是各少数民族移入。

  一、三国魏休屠各的移入

  魏正始元年(240年),大将郭淮西征攻迷唐等羌族部落,将柔然、氐三千余落安置到关中各地。居住在凉州(甘肃省武威市)的休屠各梁元碧部要求内附雍州。郭淮奏请安置到安定郡的高平县境内,设西川都尉管理,后改西川县[8]。这个西川县就是汉代的三水县,县治在大罗山东麓的红城水。这次共移来二千余户,按每户4口计,约近万人。休屠各是原匈奴演变的一个少数民族。十六国时在彭阳县红河流域居住有一支部落,也是源出匈奴,因地名而称“黄石屠各”。

  二、十六时期鲜卑族的大量移入

  十六国初期,鲜卑族最强大的两支分别在河西走廊及陇西。他们趁中原战乱而进入宁夏。其中河西鲜卑乞伏国仁的鹿结部“七万余落”,沿今中卫、中宁进入,屯居在高平川(今宁夏清水河流域)。这里的“落”,相当于“帐”。按每帐4口计,当有28万口之多。随后,陇西鲜卑佑邻部也进入,打败鹿结,“尽并其众”[9]。佑邻部有多少人进入,史书未交待,但要打败、兼并“七万余落”之众,恐怕光青壮男人也得数万。十多年后,河西鲜卑首领没奕于也率部进入今中卫、中宁、同心、海原一带。没奕于势力强大,前秦、后秦都封他为“高平公”。后被赫连勃勃三万兵击败而“并其众,众至数万”[10]。照此推算,没奕于部的人数至少有五六万。因此,在十六国时期,由各地移入宁夏中部、南部的鲜卑族不下三十万。

  三、十六国时期其他少数民族的移入

  407年,赫连勃勃建大夏国,并占领宁夏全境。赫连夏的主体民族为匈奴族,因此,当时在宁夏全境都有匈奴族分布。原住在阴山的敕勒族、高车族,也在此时进入宁夏平原[11]。高车族习惯乘“高车”,故称“高车部”。这是一种轮子比牛还高的“牛车”。宁夏直到20世纪60年代还在广为使用的牛车,就是高车部移民户所带来。北魏正光五年(524年),高平镇(固原市)爆发震惊全国的农民起义,其领袖“高平王”胡琛就是敕勒族。

  南北朝时期的汉族移民

  431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控制宁夏全境,此后直到北周末,多为内地汉族移入宁夏,并形成“塞北江南”特色文化。其间,也有因战乱而移出者,但数量不多。

  一、北魏时的内地移民

  北魏初期,宁夏的原住民中汉人占少数,多数为鲜卑、匈奴、敕勒、高车等少数民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卷三:“塞外浑怀障……太和初三齐平,徙历下民居此,遂有历城之名。”三齐,今山东省;历下,又称历城,即今济南市。北魏太和初年平定今山东省,把那里的居民迁到今平罗县陶乐镇南部,就把山东“历城”这个地名随之带来,先置建安县,后又设历城郡。能够设一个郡,移民户数当在两万左右。

  按《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怀远县,本名饮汗城,赫连勃勃以此为丽子园。后魏给百姓,立为怀远县。”饮汗城在今银川市东、黄河之西。“给百姓”,就是从内地移民至此,然后设立怀远县。这个怀远县,就是银川市区最早的县级建置。

  北魏的以上两次移民,移入的都是汉族。

  二、北周的江南移民与“塞北江南”

  北周向宁夏境内有两次大规模移民。第一次为建德三年(574年),将内地二万户迁于今银川市区及其周边,特设怀远郡隶灵州[12]。第二次为宣政元年(578年)。是年三月,北周大将军王轨率兵攻打江南的陈国,生擒陈将吴明彻,俘斩三万余人。北周将俘虏的士兵近三万人全部安置到灵州境内。这些士兵原籍都在长江流域,“崇礼尚学”。迁到灵州后,带来江南的习俗,也改变了这里原有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因而号称“塞北江南”。今天全国自己宣传本地为“塞上江南”的县、市颇多,但考究历史有确切证据的却极少。而宁夏平原号称“塞上江南”,却有很多历史典籍为证,时间也最早。如《册府元龟》转引《隋图经》、《太平寰宇记》的记载是:“灵州……风俗:本杂羌戎之俗。后周宣政二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其江左(东)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13]《资治通鉴》、《北史》都将此事系在宣政元年三月,“俘斩”人数为三万余人。古时“北”即“上”,此为“塞上江南”由来的风俗说。此外还有风貌说。如宋代曾公亮所著《武经总要》:“有水田、果园,……置堰分河水溉田,号为塞北江南即此也。”还有唐代诗人韦瞻的《送卢潘之朔方》:“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意思是说:朔方早就是闻名于世的塞北江南了。

  三、北魏、西魏灵州居民的移出

  北魏正光末年(525年),胡琛率高平农民起义军进攻灵州。灵州别将贾显度见义军势众,无法固守,于是率官吏、富户乘船,顺流逃到秀容,即今山西忻州西北[14]。西魏大统二年(536年)正月,灵州剌史曹泥叛归东魏。东魏高欢派阿至罗率骑兵3万到灵州接应,将5000多民户迁到隰城(山西汾阳)[15],后在其西置侨治灵州。这两次迁移,迁走富户近1万家,使灵州人口减少5万多,而留下的多是无家业的赤贫户。

  注释:

  [1]《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 ,中华书局1959 年9 月点校本(下同),第252 页:“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史记·蒙恬传》卷八十八略同。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解释“河南地”:“今灵、夏、胜等州,秦略取之。”唐灵州辖整个宁夏平原。

  [2] [4]《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 第253 页:“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四]十四县,城河上以为塞……徙谪,实之初县……”

  [3]《史记·匈奴传》卷110 第2909  页:“于是汉已得浑邪王,则陇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徙关东贫民处所夺匈奴河南、新秦中以实之,而减北地以西戍卒半。”

  [5]《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卷111  第2934  页:“居顷之,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史记正义》:“以降来之民徙置五郡,各依本国之俗而属于汉,故言属国也。五郡谓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汉书·武帝纪》载:“元狩二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颜师古注曰:“凡言属国者,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对公元前121 年设置的这些属国,目前学术界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按《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的原文理解,即在五郡之内设属国,其数量不一定是五个;另一种是按《汉书·武帝纪》所载,就是五郡各设一个属国。这五个属国的治所,尚未全部考证清楚。上郡属国在龟兹城,云中郡属国可能在五原。最清楚的是安定属国,《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卷三均记在三水县,即今同心县下马关乡红城水村。鲁人勇等著《宁夏地理考》卷3 第30 页对此有详考。此外,汉武帝之后,还设置了一些属国。如《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二年(公元前60 年)置金城属国以处降羌”,“五凤三年(公元前55 年)置西河、北地属国以处匈奴降者”。西河、金城两属国《汉书?地理志》失载。张掖郡的两属国则见于《续汉志·郡国志》:张掖属国,“武帝置属国都尉,以蛮夷降者。安帝时,别领五城。……侯官、左骑千人[官]、司马官,千人官。”张掖居延属国,“故郡都尉,安帝时别领一郡(郡,城字之误)。……居延,有居延泽,古流沙。献帝建安末立为西海郡。”居延汉简:张掖属国司马赵□功一劳三岁廿六日。唐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在居延……”

  [6]《史记·平准书》卷30 第1439 页。

  [7]《史记·平准书》卷30 第1439 页新秦中后引《史记集解》:如淳曰:“长安以北,朔方以南。”《史记·匈奴传》卷110  新秦中后注引《史记正义》:服虔云:“地名,在北地,广六七百里,长安北、朔方南。”

  [8]陈寿:《三国志·魏志·郭维传》卷26 。原文称“休屠胡”。

  [9]《晋书·载记·乞伏国仁》卷125  。

  [10]《晋书·载记·赫连勃勃》卷130  。

  [11]《魏书·列传·高车》卷103  ,第2309 页:“后世祖征蠕蠕,破之而还,至漠南,闻高车……人畜甚众……遣左仆射安原等讨之……高车诸部望军而降者数十万落……皆徙置漠南千里之地。”当时高车已居漠南,再往漠南徙千里,当包括宁夏。

  [12]《太平寰宇记》卷36 ,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刻本(下同),第13 页:“废怀远县……周建德三年近两万户于此郡及县,并名怀远。”

  [13]《太平寰宇记》卷36 第10 页。

  [14]《魏书·贾显度传》卷80 ,第1775  页。

  [15]《资治通鉴》卷157 梁武帝大同二年正月甲子条,第4870  页。《北齐书·神武帝纪》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