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北宋至元初隆德县的建置与抗金名将(鲁人勇)

来源:宁夏文史馆    时间:
  隆德县地处陇山(六盘山脉)主峰西麓,居黄河流域中游,属中华民族发祥地,因而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弘扬、宣传和借鉴这些历史文化,是当代隆德人的己任,责无旁贷。 但是,由于一部分史学家的误导,使隆德最重要的一段( 170 年)历史长期被抹掉。 要弘扬隆德县的历史文化,首先要正本清源,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本文的主旨,就是研究隆德县在北宋到元初,即 1014 年至 1284 年间的历史,去伪存真,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史学家的笔下之误    民国二十四年( 1935 年),《新修隆德县志》出版,骆文麟在《序》中的第一句话为:“隆德设县自金,改遗于元,历史最短,故宋以前无事可述。”其言下之意是:在金设县之前,隆德县没有历史可言。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其中四千年“ 无事可述”,这对一个县而言,是极大的憾事,在黄河流域也极为罕见。但事实并非如此。 即便是宋代,隆德县城已是德顺军(等级与州相同)的驻地,名将辈出,发生过著名的德顺军城保卫战。 金代又是德顺州驻地,辖有今隆德、西吉、静宁、庄浪四县之地。 造成隆德一大段历史空白的直接原因,是一批史学家的笔下之误。
  影响最大的是《元史·地理志》的记载:“静宁州,(下)宋庆历中,以渭州陇干城置德顺军,复置陇干县。金升为州。 元初并治平、水洛入陇干,后复省陇干,改为静宁州。领县一:隆德。(下)”[1]这段文字,把隆德县宋、金两朝的历史,全部记到甘肃静宁县的名下。由于是 “正史”,史学界都深信不疑。
  误导更多的是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其中“ 平凉府”后记载:“ 静宁州,府西二百四十里……汉安定郡地,唐属原州,宋为渭州之陇干城。庆历中,置德顺军,属秦凤路。 金皇统二年,改为德顺州。 贞佑四年,又升为陇安节度。 元初因之,寻改为静宁州,以州治陇干县省入,属巩昌路。明初改今属,仍曰静宁州。”接着,又说:“ 陇干废县,今州治。 宋元佑八年,以外底堡置陇干县,为德顺军治,金因之,元省。 今州城周七里有奇。 ” [2 ]这两段文字,也犯张冠李戴错误,把元初以前本属隆德县的历史,写到静宁州名下。 顾祖禹是明末清初历史地理学泰斗。他的上述观点,史学界当然全部采信。
  接下来,《大明一统志》《清一统志》《甘肃统志》《平凉府志》《静宁县志》等数十本著述,全都把宋代的陇干城、德顺军及金代的德顺州,记作静宁县的历史。连我们隆德县自己的地方志,也犯同样错误。 如康熙《隆德县志》卷一“沿革”:“唐属渭州,至德元年没于吐蕃……五代末始复之。 宋天禧初置羊牧隆城,元佑八年改为隆德寨,属德顺军。 金肇县属德顺州……元因之,改德顺为静宁州,仍属焉。 ”民国二十四年( 1935年)《新修隆德县志》卷一“ 城池”:“ 宋天禧初初置羊牧隆城,元佑八年改为隆德寨,其址在今县西北乡火家集,后改迁于六盘山下西十五里,约在金元之世,即今之县城也。 ”
  到当代,直到 1982 年,史学界仍使用这种错误观点。 如蔡美彪的《中国通史》第六册宋辽金编,都把德顺军、德顺州扩注为“甘肃静宁”。 1975 年版《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也把这两个历史建置标在静宁县。这两部权威著作都如此,其他著述当然就跟着错。
  总之,当时的所有著述,都把宋代的陇干城、德顺军、陇干县及金代的德顺州,考定在甘肃的静宁,使隆德县在 1014 年至 1284 年间的历史, 成为一片空白。隆德县的历史,被抹掉 170 年。而恰恰是这 170 年,隆德县的地位最重要、行政建置级别(州级)最高、历史名人和重大历史事件最多。
  恢复历史本来面目
  1980 年, 我开始研究宁夏交通史。 从西安经平凉、瓦亭、隆德、静宁、兰州到新疆的交通大道,从元初忽必烈登基到民国年间,一直是中国西部的第一交通命脉,从兰州分支,又通青海、西藏。 这是条贯通欧亚的驿道,也是元明清三朝的丝路主线。 但使我困惑的是:如果按照此前史学界的观点,把德顺军、德顺州考定在静宁县,不但各驿站之间的里程不对,连交通线路图也绘不出来。经再三思考,我怀疑是德顺军、德顺州两个地名考证有问题。
  要重新考证古代地名, 应该以当时的著作为准。所以,我摒弃《元史》和以后的相关记载,主要查宋、金及元初的史籍。 包括《宋史》《金史》《武经总要》《宋会要辑稿》《元丰九域志》《永乐大典》转引的《经世大典》等。 其中关键资料有两条:
  一是宋朝曾任宰相的曾公亮所著《武经总要》。这是中国最早的军事百科大书,其中的前集卷十八(上)为军事地理,里面明确记载:“德顺军,旧名笼竿城(即陇干城)。 在六盘山外,是大中祥符年间曹玮筑城。 庆历初年依准经略使韩琦所奏,建为德顺军。其方位是:“东至六盘山寨(今红军长征纪念亭)二十里,至瓦亭四十里;西至神林寨四十里。”[3]将以上里程对照,陇干城、德顺军显然在隆德而不是静宁。 陇干,即陇山主干,今六盘山脉主峰美高山。静宁离“主干”太远,也与地名的命名原则不符。
  二是专门记载古代驿道、 驿站的《永乐大典·站赤》,其中转引元代《经世大典》记述西安至兰州驿道上的驿站位置是:“平凉,正西偏北九十(里)瓦亭,四十五(里)德顺州……”[4]这是关于元初驿道里程的记载,德顺州至瓦亭为四十五里,显然就是今天的隆德县城。
  而宋代的其他记载,也全部与这个结论吻合。
  为了恢复历史本来面目,我于 1982 年在《宁夏大学学报》第 3 期发表论文《北宋三军城古址考》,其中第一个就是德顺军。 其基本结论是:
  1.今隆德县在北宋初叫陇干(笼竿)城,是知渭州曹玮于大中祥符四年( 1011 年)九月丁丑日,以闲田输官,请于要害地募兵以居。后又经朝廷批准,于大中祥符七年十二月,改筑陇干城。
  2.庆历三年( 1043 年)以陇干城置德顺军,级别同下州。 领县一:陇干县。 军、县均驻今隆德县地。
  3.宋德顺军管辖城一:水洛城(庄浪);寨六:静边寨(静宁),隆德寨(火家集),得胜寨(西吉县硝河),通边寨,治平寨(静宁南治平乡),怀远寨(偏城)。 其辖境包括今隆德、西吉县、静宁、庄浪四县。 崇宁年间统计,共29269 户,126241 口。
  4.建炎四年( 1130 年),金兵攻克德顺军,初属熙河路。 皇统二年( 1142 年)改为德顺州,并增置县,改隶熙秦路。 大定二十七年( 1187 年)改隶凤翔路。 贞佑四年( 1216 年)升节镇,置陇安军。 辖陇干、水洛、威戎、隆德、通边、治平六县及得胜、宁安、静边、怀远四寨。
  5.金皇统二年( 1142 年)始置隆德县,治隆德寨,即西吉县火家集遗址,属德顺州,辖宁安寨(西吉下白城子遗址)、得胜寨(西吉硝河城遗址)、静边寨(静宁县)。
  6.元至元二十年( 1284 年)后,撤废德顺州、陇干县,在今甘肃静宁置静宁州,同时将隆德县迁至今隆德县城。
  这篇论文发表后,立刻受到各方关注,首先是平凉市、静宁县坚决反对( 《平凉日报》近年仍刊载反对的文章)。 但是,史学界都赞同论文的结论。 1982 年再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也把德顺军、德顺州这两个历史建置标在今隆德县城。 至此,隆德县的历史终于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 此后,隆德县开始编修新方志, 公布了 1980 年群众在县城小南门外约 300米处挖出的石碑(此事当时未引起文物部门注意),即德顺州广济禅寺塔下《功德安藏记》,刻于金大定十二年( 1172 年)四月八日,落款有德顺州都巡检、德顺州
  军事判官、德顺州的知州、知军等。 此碑文的公布,有力地证实了金代德顺州城就在今隆德县城关,而不在甘肃静宁。
  1993 年,我和吴忠礼先生、徐庄女士合著《宁夏历史地理考》公开出版。 其中的先秦至南北朝、北宋、西夏、金代建置由我编写。 此书对隆德县这 170 年的建置沿革,有更详细的研究。
  隆德县的历史名人    自古言“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就宁夏而言,以古萧关为界,关东的彭阳县出文臣,而关西的隆德县出武将。仅在宋代,隆德县就出过六位名垂青史的武将。
  先说刘锜。《宋史·张俊传》说,张俊“ 与韩世宗、刘锜、岳飞并为名将,世称张、韩、刘、岳”。 也就是说,在当时世人心目中,抗金名将按战功排序,刘锜列第三,还在岳飞之前。《宋史·刘锜传》共 10 页,洋洋洒洒近6000 字,说他“字信叔,德顺军人……美仪状,善射,声如洪钟。 ”箭法之准,无与伦比。 牙门上的水斛(皮囊)盛满水,第一箭射中,拔掉箭再射,立刻将漏洞堵住。宋高宗即位时( 1127 年),刘锜任陇右都护,与西夏交兵,屡战屡胜。 西夏小儿啼哭,只要一吓唬“刘都护来”,马上止哭。 金兵南侵后,刘锜转战陕西、合肥、京口、瓜州、濠州、扬州,与金兵数十战。 其部众训练有素,英勇善战,号称八字军,使金兵闻风丧胆。《宋史》评论说:“锜慷慨深毅,有儒将风。 金主(完颜)亮下令,有敢言锜姓名者,罪不赦。 ”
  刘锜最大的功劳是顺昌府(安徽阜阳)之捷。 绍兴十年( 1140 年), 金统帅完颜宗弼率十余万军进攻南宋,刘锜率“八字军”两万人在顺昌拒守。 金兀术又以铁骑十万来援。刘锜率部殊死拼搏,大败金兵,而且消灭其精锐“拐子马”队。 金兵“弃尸毙马,血肉枕藉,车旗器甲,积如山阜”[5]。 这一战,成为宋、金交战的转折点:从此开始,宋军转守为攻;而金兵节节败退,连金兀术也变成主和派。 刘锜与张俊乘胜北渡长江,收复淮北。绍兴三十二年,刘锜在前线带病指挥战事,呕血数升而死,享年 64 岁。
  隆德抗金将领中,还有赫赫有名的“吴家将”,即吴玠、吴璘、吴挺、吴曦。 玠为兄长,璘为弟,吴挺是吴璘之子。 吴曦是吴挺之子,积功做到一品太尉。 据《宋史》记载,吴玠原籍德顺军陇干城,也是隆德人。 成年后,因“父葬水洛城”,为了守孝,把家搬到水洛城,就是今天的庄浪。 吴家将与金兵作战数十年,最辉煌的胜利是三大战役。
  一是和尚原之战。 绍兴元年( 1131 年)初,金兵已攻占关中,下一步计划就是南下入川,和尚原是其必经之地。和尚原位于宝鸡西南 20 公里,是从渭水流域越秦岭进入汉中地区的重要关口之一, 地势险要,是川陕门户。 这时,吴玠、吴璘奉张浚之命,收集几千散兵,担任扼守和尚原的任务。五月,金大将没立率部出凤翔,乌鲁折合从阶州、成州出大散关,分两路夹攻和尚原。吴玠命令诸将列成阵势,利用有利地形,轮番向先到达的乌鲁折合部攻击。金军多是骑兵,欲战不能,欲退无路。 和尚原一带尽是山谷,路多窄狭,怪石壁立,金军只好下马步战。 吴玠利用地形,埋伏弓箭手、弩手,号称“ 驻队矢”,轮番射杀。金兵死伤无数。随后,金兵陕西统帅金兀术又率骑兵前来复仇,却在夜行军时中了吴玠的埋伏,金兀术也中箭受伤,只好狼狈逃窜,将士死伤大半。 这是金兀术领兵以来最惨重的失败。 此战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宋军的士气。 随后,吴玠转金州、饶风关,令其弟吴璘分兵守和尚原。绍兴三年十一月,金兀术再次发兵攻和尚原。吴玠见粮草耗尽,补给无望,便令驻守的吴璘率兵南撤至仙人关。
  二是仙人关之战。仙人关位于陕西略阳与甘肃徽县交界的嘉陵江江岸,扼守陈仓古道,两岸绝壁千仞,有嘉陵江水运之利,粮草补给无虞,所以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绍兴四年( 1134 年)二月,金国陕西统帅金兀术及宗弼、刘夔,率十万骑兵攻仙人关。 此时,吴玠也已回到仙人关。金兀术不走陈仓古道,而是从铁山“凿崖开道”,以为出奇兵必胜。 但吴玠用兵有道,亲率主力一万迎战,又令吴璘率兵轻装疾进邀敌后路。 两军交锋八昼夜,在“ 驻矢队”的射杀下,金兵死伤惨重,大败而逃。 战事结束,吴玠功高,朝廷授以特进,享受三司待遇,又授权节制川、陕各路军马。宋高宗还亲派内侍到军前宣慰。 但此时吴玠已得重病,只能在两人搀扶下听诏。宋高宗闻讯,一面诏令四川选名医赴诊,一面派御医驰往。 御医兼程赶到,吴玠已经病亡,年仅47 岁。 此后 28 年,吴家军在吴璘、吴挺父子率领下,在秦岭一线与金兵长期对垒,使金兵主力入川的计划终成泡影。
  三是德顺军之战。 建炎四年( 1130 年)十一月,宋德顺军知军张仲彦献城降金。 张是今固原张易人,他兄长叫张仲孚,时任陕西泾原路统制,也率全军投降于金[6]。 到绍兴三十二年( 1162 年)正月,吴璘已收复陕西路的十余州, 便派部将姚仲去收复他的老家德顺军。 但战事并不顺利,逾四旬而城未下。 吴璘撤换姚仲,以李师彦代之。 又命其子吴挺在瓦亭与金兵恶战,以阻挡敌人数万援兵,自己则亲临城下指挥攻城。 吴挺也是员虎将,亲冒矢石,率众与金兵格斗,终于击溃援兵,然后西度六盘山,进至德顺军城外。 防守德顺军城的金兵,有很多是随张仲彦投降的宋军老兵。 看见吴璘,都喊“ 吴相公来了”,不忍放箭。在吴璘指挥下,经过八天飞石击火、云梯攀登,终于在三月十二日攻破城墙。 吴璘骑马入城,见“市不改肆,父老拥马迎拜不绝”。 德顺军被宋军攻克,金国岂肯干休。 两个月后,又调动十余万军队来攻。 经半月坚守,金兵死伤大半,无奈退去。 然而,当时的朝廷是秦桧等主和派占上风,宋高宗以手札下诏令吴璘弃城,将士兵撤回汉中以保四川。 撤退路途遥远,金兵沿路尾追攻袭,无数将士在途中阵亡。 撤离时有正兵三万人, 撤到汉中仅七千人,“ 将校所存无几,连营恸哭,声震原野。 上闻而悔之。 ”[7]德顺军的放弃,既是耻辱,又是大悲剧。
  吴璘回到汉中后三年即病亡,享年 66 岁。朝廷念其功,追赠太师,迎封为信王。史家对他的评论是:“璘刚勇,喜大节,略苛细,读史晓大义”“守蜀余二十年,隐然为方面之重。 ”遗著有兵法两篇[8] 。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今宁夏隆德)人,南宋初期“蜀中三大将”之一。 徽宗时,曾率领一百名骑兵来到灵州城下, 西夏国以一千名骑兵来追赶他们,郭浩亲手斩杀两名骑兵,提着首级返回。 后历任渭州兵马都监、中州刺史、安州团练使。 建炎元年( 1127 年),任原州(今镇原)、泾州(今泾川)知州。二年,金军攻取长安后,泾州守将夏大节弃城逃跑,郡人也投降了金军。郭浩正好在半夜时来到郡中,他只率领二百人,活捉到几名金兵,让他们回营,并说:“转告汝主将,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 ”金军于是退去。 后随张浚参加富平之战,因战功升防御使。 绍兴元年( 1131 年),金军攻破饶风岭,取梁、洋二州,进入凤州,攻打和尚原。郭浩与吴璘前去救援,斩杀俘获敌人数以万计。 升任邠州观察使,调任知兴元府。饥民在米仓山聚结作乱,郭浩前往平定。 旋即调任知利州。 金步兵骑兵十多万攻破和尚原,进而窥视川口,到达杀金平,郭浩与吴玠大败金军。后与吴玠不和,调知金州(今安康),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受战火破坏严重,户口极少,郭浩招集流亡之人,开辟营田,并以法规颁示各路,当地经济迅速恢复。相邻各州、军每年都要朝廷救济,独金州每年向户部缴纳十万缗钱,由此得朝廷嘉许,凡有奏请,都可直达朝廷。绍兴九年,改任金、洋、房三州节制。十四年,得到皇上召见,授检校少保。十五年,去世,终年五十九岁[9]。
  曹玮,是宋朝开国元勋曹彬第三子,虽不是隆德籍人,但他是历史上有明确记载、开发隆德的第一人。《宋史·真宗三》卷八:“ 大中祥符四年,九月丁丑,泾原钤辖曹玮言笼竿川熟户以闲田输官,请于要害地募兵以居,从之。 ”曹玮当时兼渭州知州,他率兵平定了居住在六盘山以西、葫芦河流城的章埋族,“诸族皆来献地”。 有了大批土地,就派士兵驻守耕种,驻城居住。《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德顺军,旧笼竿城也。在六盘山外,祥符中渭州曹玮言,今陇山外有弃地,号笼竿川,坦为兵冲,曾无捍蔽。 熟户以田输官,因相地形筑城, 尽要害之地以兵戍之, 立堡寨置弓箭手居之。 ”曹玮一生都在沿边带兵作战,最高职务为节度使。
  注释   [ 1]《元史·地理志》卷六十“ 巩昌等处总帅府”条。
  [ 2]《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八,中华书局点校本,第 2556 页。
  [ 3]《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四库全书本。
  [ 4]《永乐大典·站赤》卷九四二六,转引元代的《经世大典·天下站名》。
  [ 5]《宋史·刘锜传》卷三六六,中华书局点校本,第 11404 页。
  [ 6]《金史·张仲孚、张仲彦传》卷七十九。 参见《宋史·高宗纪》卷 26 第 483 页。
  [ 7]《宋史·王之望传》卷三七二,第 11538 页。
  [ 8]前四段未注的其他资料,皆出自《宋史·吴玠、吴璘传》卷三六六,第 11408~11426 页。
  [ 9]《宋史·郭浩传》卷三六七,第 11440~1144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