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馆概况

来源:宁夏文史馆    时间:2023-01-09

  宁夏文史研究馆是党和政府为团结和安排老年知识分子而设立的、具有统战性和荣誉性的文史研究机构,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馆长、副馆长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任命;馆员由自治区政府主席聘任。

  本馆成立于1953年7月2日,初为宁夏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首批聘任馆员15位,乔熙为第一任馆长。1954年8月宁夏省建制撤销,改为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银川分馆;1955年2月,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指示撤销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银川分馆;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本馆恢复并升格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黄光筼为第二任馆长;受1964年“四清”运动影响,本馆工作一度陷入停顿,并逐渐消沉萎缩;1966年“文革”开始后,本馆机构被撤销,馆藏的文档、资料、图书等散失和损毁殆尽,绝大部分馆员在这一时期相继去世。1983年8月,自治区党委决定恢复文史研究馆,任命著名书法家胡公石为第三任馆长;2005年杨少青继任第四任馆长;2007年杨继国继任第五任馆长;2012年郭进挺任第六任馆长;2017年张锋任第七任馆长;2022年卫忠任第八任馆长。副馆长一职,自1983年至今,先后由徐梦麟、王万福、孙鸿书、梁海、胡正伟、刘正谦、岳志明、张忠孝、胡迅雷、鲍焕军、曾玉强、张学智、马凤仙、丁克家、宋琰等相继担任。现有馆员69位,研究员200位。

  建馆70多年来,我们始终本着“崇文鉴史、咨询国是、民主监督、统战联谊”的宗旨和“拾遗补缺、各展所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馆员、研究员专长,不断拓宽工作新思路,积极探索工作新领域,在文史研究、书画创作、文化交流、资政建言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突破,为扩大新时期党的爱国统一战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搜集、挖掘、整理了大量史料,先后编辑出版有《西北文史荟览》、《丝路清韵》、《宁夏述闻》、《难忘的岁月-纪念宁夏少年(抗日)战地服务团成立六十周年回忆录》、《宁夏文史研究馆四十年》、《民国宁夏风云实录》、《宁夏掌故》、《宁夏文史》、《宁夏文史馆志》、《宁夏文史研究馆五十年》、《馆员文选》、《馆员专题讲座汇编》、《塞上丹青----馆员、书画研究员书画作品集》、《盛世文苑》、《宁夏民俗大观》、《六盘山社火》、《走进西海固》(摄影集)、《宁夏历代诗词集》、《宁夏历代艺文集》、《中国回族文学通史》、《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宁夏卷》等典籍书刊。其中《民国宁夏风云实录》填补了宁夏民国史研究方面的空白;《宁夏历代诗词集》、《宁夏历代艺文集》两部书集填补了宁夏古代文化研究的空白;《宁夏民俗大观》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及“宁夏第八次文学艺术奖荣誉奖”;《六盘山社火》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次文学艺术奖民间文学创作奖一等奖”。为充分发挥文史馆的特点,本馆多次组织馆员结合形势召开纪念会、座谈会和学术研讨会,并结合现实组织馆员举办《中华传统文化与礼仪》等诸多专题讲座;同时,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组织馆员赴区内外进行文史考察和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向自治区领导和有关部门呈送馆员建言。其中,《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基因之政治协商与文化自信》被评为宁夏人民政协理论研究论文一等奖;《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宁夏文史研究馆落实统战联谊职责为例》获自治区主题教育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获“牢记总书记嘱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秀征文作品一等奖和2023年度全区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三等奖。我们始终坚持开门办馆方针,组织馆员深入到企业、部队、农村、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书画联谊笔会和送文化进基层、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校园等活动,并先后承办了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书画展”以及“中国(宁夏)·文莱达鲁萨兰国国际合作论坛”等活动;先后举办了“神奇宁夏·黄河金岸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美丽中国和谐家园——全国书画精品展”、“墨彩华章——宁黔蒙文史馆书画精品巡回联展”、“塞上翰墨情书画联展”、“贺兰雅集”、“翰墨丹青颂党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巡展”、“墨彩华章——黄河流域九省区文史研究馆书画精品展”、“奋进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宁夏文史研究馆建馆70周年书画展”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工作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弘扬敬老崇文的优良传统,努力在文史研究、文化交流、统战联谊和咨政建言等方面发挥文史研究馆的积极作用,为促进本地区乃至国家的文化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和智慧。